阿魏酸有什么作用?
阿魏酸钠是中药川芎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也是近几年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具有调节血脂、血压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能够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 阿魏酸钠是从野生药用动物川芎的干燥根茎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又名四烯丙基三硫化物、十四烷基硫代丙烯酰胺,化学名为1-甲基四氢-6-苯并呋喃硫醚。
阿魏酸钠为黄色结晶粉末,味微苦,易溶于水,可溶于氯仿、乙醇,不溶于乙醚和石油醚。阿魏酸钠对光照稳定性好,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在中性溶液里缓慢分解,在碱性溶液中极易分解。 目前发现的阿魏酸钠的药理活性主要有抗氧化、调节脂质代谢、血液和组织灌注、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凝血因子活性和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等多个方面 [1]。
(一)抗氧化作用 自由基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大类活性氧。正常机体每天都有一定量的自由基产生,也有的自由基可以很快被清除,但有一些自由基会产生有害机体健康的中间产物,也就是自由基的中间体。这些有毒的自由基或自由基间介质可引起细胞损伤,还可引起脂质过氧化,造成细胞膜损伤,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有研究表明[2],阿魏酸软膏可减轻局部组织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显著减少脑组织中羟自由基(•OH)和超氧化物阴离子(O2 •- )的产生以及谷胱甘肽(GSH)含量的消耗,从而起到保护脑组织细胞的作用。而另有研究证明[3],阿魏酸钠可通过上调肝脏中蛋白激酶C(PKC)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水平而激活肝细胞的抗氧化通路,进而起到抗氧化作用。
(二)对脂质代谢的影响 近年来,对阿魏酸钠降血脂作用的实验研究较多。刘俊等[4]给高脂血症大鼠连续7 d灌胃阿魏酸钠(350 mg/kg),能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吴伟等[5]报道,口服阿魏酸钠可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TC、甘油三酯(TG)的含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水平。李莉等[6]发现,阿魏酸钠可以通过刺激肝脏基因表达来影响脂蛋白酶活性,进而调控胆固醇的吸收;还可以通过减少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等含量而发挥降脂作用。
(三)对血液和组织灌注的作用 杨静等[8]通过建立SD大鼠急性缺氧缺血模型,观察阿魏酸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浆中TC、TG水平明显增加(P<0.01),而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阿魏酸钠高、中剂量组TC、TG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提示阿魏酸钠有可能通过改善脂质代谢紊乱而发挥防治冠心病的功效。
(四)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李明等[9]研究发现,阿魏酸钠可以明显减轻高糖诱导的原代培养的大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凋亡,下调Bax蛋白水平,增加Bcl-2蛋白的表达,从而起到保护内皮细胞的功能。张红艳等采用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构建人体胎盘型血管网络,观察不同浓度阿魏酸钠(0,10,100,1000 μM)对滋养层细胞侵润和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对照组比较,10~100μM阿魏酸钠处理组HUVECs上清液中促血管生成因子含量无明显变化,而1000μM阿魏酸钠能显著降低上皮型生长因子里皮素(ET)、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C)的分泌,同时促进抑素(Ang)表达,从而起到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
还有研究表明[10],阿魏酸钠能够通过降低体内活性氧簇(ROS)水平,进而阻止铅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五)抑制凝血因子活性的作用 孙文莉等[11]考察了阿魏酸钠对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I2(PGI2)以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影响及其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作用,结果表明,阿魏酸钠可通过抑制PGI2合成酶和TXA2合成酶的活性而减少PGI2和TXA2的生物合成;还能通过下游介质使膜钙通道开放,细胞内的Ca2+增加,从而激活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的级联反应,最终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六)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 郭晓丽等[12]发现,阿魏酸钠能抑制高糖状态下的人角膜缘上皮细胞和牛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其机制可能为阿魏酸钠通过抑制细胞周期中的 G1期检验点,从而阻断高糖介导的细胞增生信号转导。
总之,阿魏酸钠是一种多功能有效成分,通过对多种病理生理途径发挥作用而起到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作用。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有望进一步开发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型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