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起什么作用?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分为7类,分别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钙通道阻滞剂(CCB)、利尿剂、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和α2-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另外还有两种特殊类型的降压药,即直接舒张血管的药物和前列环素类似物。这七类药物均有降压效果,但是具体的作用机制不同。有的药物可扩张动脉,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而有的药物可抑制肾素的活性,通过减少血管紧张素Ⅰ的形成,进而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还有的药物可激活腺苷酸增敏器,通过提升细胞内环磷酸腺苷水平,从而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达到降压目的…… 这些药物的化学结构各异,但都具有同样的特点,就是在体内通过特定的途径激活或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最终影响血管紧张素 I 的产生。 而这一环节的关键分子——ACE 在心脏、肾脏等器官均有分布,因此它可以说是 RAS 系统在体内的唯一特异性靶点。
目前临床使用的所有降压药,只要能够进入体内,基本上都可以作用于 ACE,继而影响 RAS 系统的功能。 由于 ACE 在 RAS 系统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且其抑制剂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所以我们可以说 ACE 是 RAS 系统与降压药之间的关键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