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甾醇有什么作用?
1935年,德国化学家从羊毛脂中提取到一种新的脂肪,并命名为羊毛甾醇(woolsterol),由于这种新物质有抗溃疡的作用,故又被称作羊毛甾烯(woolsteen C) 。随后的研究发现,除了羊毛脂外,卵磷脂、胆固醇和胆汁中都含有该化合物,其中以卵磷脂中的含量最高(约2%),随后发现的菜籽油中也含这一物质,因此将之命名为植物甾醇(phytosterol )。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国先后建立了三株优质菌种,能发酵合成大豆中含量最高的两种植物甾醇——豆甾醇和β-谷甾醇。目前,已有多种真菌可以合成植物甾醇 [6] 。 从分子结构上看,植物甾醇属于固醇类化合物,具有固醇类的一切性质,如C-C键可发生酯化反应;C-羟基具有醛性,可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甾体激素等。 但是,与动物来源的甾醇不同,绝大多数的植物固醇为顺式异构体,而且不含有胆道去氧胆固醇。多数植物甾醇在结构上带有侧链,这会使它们的生理活性有很大的差异。例如,植物甾醇的侧链若为不饱和脂肪酸则具有抗氧化活性,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有一定效果;若为苯丙氨酸或酪氨酸,则有镇静催眠、镇痛作用;若为亚麻酸,则具有抗肿瘤、降血脂的作用等等。植物甾醇的侧链若为含氮杂环,则可以显著提高植物的耐盐碱性,从而使其能在荒漠地区生长。
目前,从植物中提取的动物源性的植物甾醇已很少,并且价格昂贵,所以开发新的植物甾醇的来源和制备技术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