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总是爱生气?

廖钦辉廖钦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几乎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有或长或短的情绪体验,生气是其主要形式,只是程度与频率不同而已。生气的原因也有许多,如未达到目的、受到批评惩罚、受挫折或受到他人欺负等等。由于生气的情绪体验非常难受,人们总是极力避免生气的情况发生,这在教育孩子时表现得特别突出,那就是不允许孩子生气。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生气的情绪是完全正常的,是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情绪体验。作为情绪的几个主要形式之一,人体会在任何情况下自发地产生生气的情绪。生气时,体内各器官协调工作,眼睛瞪大,声音激动,甚至拍案而起,这时人有力量和自信的感觉。可见生气时人的心身都具有极高的活动能力,因此,能充分调动心身资源,有效地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比如,被人欺负的儿童,气愤异常,会不遗余力地争取他人的支持,甚至与对方发生冲突以维护自己的权益。被父母逼迫学琴的儿童,愤怒地反抗,最终导致父母妥协。由此可见,生气不仅能帮助儿童战胜恐惧、绝望等消极情绪,而且具有推动事情向积极方向发展的实际作用。

然而,生气时的儿童往往得不到父母、老师和其他大人的理解,而是被训斥、威胁和吓唬,“你敢在别人家发脾气?”,“不许在爷爷奶奶家生气,要尊敬老人”,“再发脾气打你”。这些说教和限制,从表面上看是教给儿童生气时不能这样和那样做,实际上否定了生气的合理性,把生气看作是孩子的不良行为而不是情绪。孩子在生气时,得不到成年人的理解和适当的帮助,反而受到谴责。这很容易形成两种不良后果:一是压抑了正常的情绪宣泄,损害了生理和心理健康,而且也学不会以积极健康的方式表达和沟通自己的感受和利益,从而影响今后的人际关系和人格发展;二是没有学会控制和化解生气的方法,遇到事情只会乱发脾气,用极端不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

因此,对于生气的儿童,大人的首要态度是理解和接纳,让他明白生气是完全正常的,任何人都会,大人也会;同时,也要告诉他也应该像大人一样冷静和沉着地处理问题,这就需要掌握一些控制生气的方法,比如深呼吸、听轻音乐、找最要好的朋友谈谈,或者到房间里自己独处几分钟,或者到室外安静地走走等等。当孩子摆脱了最激烈的气愤状态时,还可以请孩子谈谈生气的原因和感受,以理解他当时的感受和需求,大人也可以分享自己的类似经历和感受。同时,可以针对当时的情形分析一下自己和他人做得好或不好的地方,帮助儿童分析其中的道理,学会接受自己的过错或错误。最后,和孩子一起探讨下次用什么好的办法来妥善处理类似的事情。这样,既解决了当时的问题,也预防了下次可能的生气,特别是帮助孩子摆脱了不良情绪的痛苦,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利于以后更加努力地学会控制和化解生气,从而使生气成为自己主动生活的动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