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月是哪个月?
《京华烟云》中的“丙月”不是月份,而是古代一种计时方法,称为“丙中”或“丙仲”。这种方法是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段,每一段叫做“丙”,每一段的时间长短不固定。最早记载这种计时方法的典籍是东汉王充的《论衡·卜筮篇》和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但两者说的并不是一回事。
《论衡·卜筮篇》日:“一日一夜,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说的是一种天干地支配合计时法。每两个小时为一“丙”(一段),晚上10点到凌晨2点为“四丙”,上午9点到下午3点为“五丙”等。
《荆楚岁时记》则详细记述了腊月、正月、二月……十二月里每一天的时辰划分情况,其中腊月“二十四日之夕,谓之小年”,正月的“十五日,谓之春节”,二月的“十四日为龙抬头”,三月的“廿三日,为大月初一,谓之上元”等等。这里所说的“节”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节日,所以“二十三日夜”可以翻译为“本日之丙”或者是“前夜之丙”。
总之,无论是《论衡》还是《荆楚岁时记》所采用的都是以夜为期、以昼为日的计时办法;日与夜的区分是以太阳出没为依据的。在白天,它们所说的“早”相当于现在的早晨;“中”相当于现在的中午;“晚”相当于现在的傍晚。而夜晚则被分成若干“更”,第一更生叫做“甲”,第二更叫做“乙”以此类推。
需要说明的是古代的“岁”和现代不同,它是个计时单位而不是计量单位,因而没有现在的年份概念。古人常说的“某岁某岁”实际是指这一年当中的某个时候,如“丙子年正月”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是庚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