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个月代表什么?
12个月是日历的一个周期,也是古人总结的一年中阴阳消长、气候变换的时间规律。 一年中分为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季(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和十二月。其中立春阳气升起,万物始生;立夏,天地气交,万物茂盛;立秋,阴盛阳微,万物收敛;立冬,阴极阳微,万物蛰伏。每个节气对应着二十四个节令,每一个节令代表着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一个特定位置。
由于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因此每一节气日有所长,冬至一阳升开始白昼一天比一天多,至立夏阳气满,夏至达到极致,此后每行周天而阳稍衰,秋高气爽,冬至则阳气潜藏,每个节令都有其特定的气候特征。 而十二月则是根据每个月的月相特点来命名的,月相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不断地循环变化,正如《红楼梦》中所言“月有阴晴圆缺”,每月初一新月如钩,十五满月当空,十六以后残月如眉。每月初七、十八,月亮渐满,至廿三、四达到圆满,然后慢慢衰退。
中医理论认为天人相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被人体所借鉴运用,所以每年十二个月也对应着人体的生理变化。正如一年中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早上日出夜晚日落,月经来临周期等等。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正如老子所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对立统一的,是有其相生相克之规律的。如果只知一味贪求外相的“圆融”,而不懂得遵循自然界的阴阳转换之道,那就本末倒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