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几个月检查?
病情控制平稳,没有明显症状(如果没有出现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可以3个月检查一次;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应及时就诊或咨询医师。
1、血糖突然升高 比如原先控糖很好的,突然几天血糖都高得离谱,要及时查明原因。有可能是吃了某种物质使血糖升高了(食物过敏、药物不良反应等)或者是出现了低血糖反应,此时应注意避免自行加餐或者用药不当而诱发严重低血糖甚至昏迷的情况发生。如果是疾病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那么血糖就会持续升高。
2、血糖突然下降 如果在没有任何减药或停药的情况下,发现血糖突然下降,也要注意,这可能正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先兆,如高血糖高渗状态和乳酸中毒,需要尽早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3、出现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症状 高血糖高渗状态最明显的症状是极度口渴、多尿、多饮、多食但体重下降很快,疲乏无力、心慌烦乱、嗜睡、意识障碍、面色苍白、四肢冰凉等。如果出现了这些不适症状,应尽快就医,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4、长期使用胰岛素注射治疗的患者,要注意观察有无注射部位的皮下硬结、红肿,是否有脂肪萎缩等情况,如有应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
5、定期测量体重 注意有无消瘦、乏力加重等情况,一旦出现应及时就诊。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血糖只是监测指标中的一个重要数据,还应该密切留意其他的指标变化,包括血压、血脂、尿常规、肝肾功能等等,做到有情况早发现早解决!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血糖监测频度需因人而异,应根据患者自身血糖水平、降糖治疗方案及治疗目的个体化决定。总体而言,血糖水平不稳定、有低血糖风险者以及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增加监测频率,血糖控制达标者可通过减少监测频率来维持病情稳定。下面主要介绍生活方式干预、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治疗患者的个体化监测方案。
一、未达标患者
1、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若血糖≥13.9 mmol/L,应每天监测7个时间点的血糖。血糖达标1周后,每周监测3天共21个时间点的血糖,每次监测7个时间点的血糖。
2、口服降糖药的患者
若空腹血糖≥11.1 mmol/L,应每天监测3~5个时间点的血糖,包括空腹、餐后2 h血糖;若空腹血糖<11.1 mmol/L,每周监测3天的空腹及午餐后2 h血糖即可。
二、达标患者
1、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控制血糖的患者
此类患者通常无需定期监测血糖。
2、口服降糖药的患者
每周监测3天的空腹及午餐后2 h血糖。
3、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每周监测3天,每次监测7个时间点的血糖。若遇到特殊情况,比如患者出现低血糖表现时应随时监测血糖。
总结:血糖监测应该持之以恒,不可因为血糖达标即停止血糖监测或者减少监测频率,否则易造成血糖波动或者持续升高。此外,血糖监测结果应记录在血糖监测日记本中,就诊时可带给医生看,以便医生调整降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