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月宝宝如何测量身高?
测量身高中,常用的有立位测量法和卧位测量法两种 1、立位测量法:让宝宝站得直,双膝关节及髋关节应尽量屈曲,使身体重心位于脚跟部; 量左右腿的高度和跟骨距,再分别减去5厘米,就是头部的最大长度(头顶至眉间)。之后将头部最大长度平均分成4段,测量每段高度,求出平均值,这一数值就是宝宝的身高了。
2、卧位测量法:让宝宝仰卧,双腿自然伸直,从枕骨到大脚趾外缘,用尺子量出宝宝的真实身高。 注意: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给宝宝测身高,都要注意保持室内的光线充足、安静,避免宝宝紧张、焦虑而导致测量不准。 在宝宝两次喂奶之间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会比较准确。 如果发现宝宝身高低于同年龄标准值下沿线,就应积极寻找原因,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在儿科医生指导下完成相关检查,如血液生化全项、微量元素、骨碱性磷酸酶等,以查明导致宝宝身材矮小的原因,及早采取干预措施。
给孩子量身高时,一定要选择平坦的墙面,不能有坡度,否则就会影响到测量的精准度。将一张可以竖着拿的纸,用胶带纸固定在墙上,使纸能垂直于地面,然后让孩子脱掉鞋子,站立在纸前,用一只手扶着孩子的肩膀,确保孩子的身体与墙面、纸张充分接触,使头尽量保持水平,使身体与地面垂直。用另一只手拿着直尺水平的放在孩子的头顶上,然后用记号笔在纸上做记号,之后取下来用卷尺测量。需要注意的是要选择一条比较宽敞,能充分伸直的卷尺或皮尺。
测量身高的频率,一般建议是每3个月测量一次,选择同一个时间,固定的测量地点和人,这样测量比较准确,每次量好之后要做好记录,制作成孩子的身高生长曲线,以便观察孩子的生长速度及与同龄孩子身高比较。
另外要经常带孩子晒太阳和户外活动,每天保证有1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及提高免疫力,有助于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