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几个月能做学步车?
10个月左右的宝宝学会站立,12个月左右开始学习走路。但是,这个“开始学习”并不是指宝宝能走得很稳,能够连续行走几米了,而是指宝宝可以站着让自己保持平衡了,并且很兴奋地想要尝试着走动。 在宝宝学习走路的过程中有一个“迈门槛”的阶段,就是宝宝在扶着东西(例如沙发、床边)站起来以后,很想走到对面去,但这时他站不稳,双脚无法移动,于是他就先迈出一条腿,再跨出另外一条,像跨门槛一样。这个阶段一般是6个月至18个月之间。 很多妈妈认为宝宝会走就可以穿学步鞋了,事实上,这个时候宝宝需要学步车来辅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这个阶段,虽然宝宝学会了走路,但他还无法长时间独立行走,而且步伐也很难控制好。
如果在学步初期(6个月以下)就使用学步车,由于宝宝还不会坐,所以学步车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玩具”;而当宝宝学会坐后,学步车的用途才真正发挥作用——让宝宝练习站、练习走,从而为真正学步做准备。 当然,在学步车的帮助下,宝宝的运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有利于骨骼、肌肉的发育和协调能力的发展。
不过,使用学步车也是有「度」的,毕竟它不是万能的。 如果父母过度依赖学步车,那么可能会耽误孩子生理发展的最佳时机。
首先,长期使用学步车会使孩子的腿部肌肉变得力量不足,不利于站立和行走时下肢肌肉力量的发挥。 其次,长期坐着学步车会导致孩子腰部承受的压力过大,影响脊柱弯曲变化,严重者会出现驼背的情况。 最后,孩子使用学步车的时间过长,就会错过锻炼肢体协调能力的最佳时期,一旦离开学步车,就容易出现走路蹒跚、容易跌倒等情况。
学步车诞生以来,帮助无数宝宝迈出了他们人生的第一步。如今的学步车功能也越来越全,各种娱乐设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运动时更加快乐,加速了他们站立,行走的能力。在各大网站上搜索学步车,几乎都显示“三月龄以上宝宝适用”,这也造成了很多妈妈们的错误理解,以为宝宝三个月大后,就能够接触学步车了!其实这是十分错误的解读!
婴儿学步车实际上属于儿童三轮车,在国家有关标准(强制性国家标准《玩具用安全 机械与物理性能》)中,儿童三轮车安全适用年龄明确规定:应为18个月以上。也就是说,国家标准中规定婴儿学步车最低适用年龄为18个月,家长在选购和使用婴儿学步车时应重点关注。
此外, 学会独自稳定地行走(大约在15月龄左右)的宝宝才能开始接触学步车,而且每次运动的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最好家长在旁监护。如果过早使用学步车,宝宝在学会爬之前就学会了站立和行走,会影响宝宝上肢力量的发展,正常的发育过程被扰乱,导致在该项发育上发育程度低于正常发育的孩子;而且过早接触学步车,宝宝会因缺乏一定的肌肉控制能力,而不能在站立与坐姿之间进行转换,如果强行转换可能会拉伤韧带,严重者会影响终身身高增长;另外宝宝对平衡掌控力不足,在使用学步车时可能会造成无法停止、撞伤等情况发生。
在宝宝15个月左右能正常行走之后可选择接触学步车。选择和使用时也应注意一些问题:1、应尽量选择靠后支撑座位的学步车,后支撑式座位会相对稳定一些;2、应尽量选择车架高度较高、车轮较大、底座宽大、材质结实的儿童学步车,这样的学步车会较安全;3、应尽量在比较空旷、平坦、没有车辆通行、没有水、电等潜在危险的地方使用学步车,且必须要在有大人监护的情况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