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黄道吉日有几天?
“黄历”不是黄道,不要瞎说! 我国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黄道吉日,万事皆宜。”“选个好日子,事事顺利。”其实,人们所讲的“黄道日”是封建迷信,而科学来讲,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每20年重复一次。在每年相同的时刻,太阳和月亮的方位会有规律性的变化。
由于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同时,也要绕太阳运行。当月球运行到某一经线时,太阳、月球和地球三者恰好处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现象,就会反复出现。这就是俗称的“黄道吉日”或“黄道时刻”。 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为每月的一天划分五个区域,每个区各含六天,分别用甲、乙、丙、丁、戊表示,这样就有5个戊子(即60甲子中的5组戊子),每组含有180天和7344个小时。
在同样一个戊子之内,任何一天都有可能成为“黄道日”,因为这一天太阳与月亮位于同一经线上,日月食最容易发生在这两天内。然而,一个月只有一个壬日,它不一定是“黄道日”。 因为,太阳在月相周期中,从新月到满月、再从满月到新月的往返移动过程中,有两次通过某一确定纬线的现象。这两次移动的交点就是三次“谷雨”,它们分别出现在农历月初、月中以及月末。其中只有初日的太阳和月球同处一经线,所以只有它是“黄道日”;而月中及末日的太阳则由东偏移至西,因此它们都不是“黄道日”。 “黄道日”出现的频率并不相同,在一年之中,有十二个月共12个庚日可以“逢庚”,也就是这十二天内可能遇到“黄道日”,另外十天则是“黑道日”——这也是民间“黄道黑道”的说法来源。在这些“黄道日”中,又分为“宜”与“忌”两种情况。
所谓“宜”指的是“黄历”上标明当天适合举行的各种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建除十二客——执、成、开、闭、危、定、执、破、立、满、平、收,这十二月令与二十四节气完全重合。每一个节气包含两个中气,每个中气的时间间隔约15天左右。 其中,每一节气前一段的时间叫“候”,每五天为一候,共有24候。每一节气的后一段的时间叫“时”,每时四天,共73候。根据节气、中气和候的数目计算,一年也就525个候。再根据每年的干支不同,每一干支又分主前和后两半,每一半再各有12候,这样总共就是24×(525+1)=1296候。 古人将每一候二十五天的时段称为“周”,也就是说每过五个星期(两周),月亮的位置就要改变一度(约14天)。这样,随着每一年的不同,月亮位置的周期性变化就形成了不同的月象。如果连续五年每个月都逢庚的话,那么这五年的月相就完全相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