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毒血清的作用原理?
这个问题有点久远了,但是值得分享! 现在研究比较多的抗毒素(AT)主要是由马源的IgG抗体构成,通过被动免疫的方法预防、治疗和控制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疾病。 19世纪中叶,法国医生发现接种禽型流脑疫苗接种后可使传染病患者得到治愈,从而提出用疫苗预防疾病的理论并得以实践。1887年,德国科学家首先分离到动物病毒,并利用鸡胚培养方法大规模制备疫苗,为疫苗的研制和开发提供了重要基础。
20世纪初,人们发现了微生物的抗毒性表现,进而通过提取、纯化抗毒素制作疫苗。1945年,首先提出多价抗毒素的概念并制成抗毒素制剂,随后又提出免疫预防剂的概念,均指目前常用的类毒素疫苗。 现代的抗毒素是由细菌产生的外毒素经灭活或精制后获得的。
由于外毒素主要含有蛋白质和多肽类物质,所以具有抗原性。当机体注射该类疫苗后,可以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即中和抗体,这些中和抗体能够与相应毒素结合,阻止其入侵细胞、发挥致病作用。中和抗体可阻断已入侵细胞的毒素分子与其受体蛋白的结合,从而防止细胞的损伤,达到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目的。 但这类抗体不能消除已经结合在细胞上的毒素,因此只能防治后续可能发生的破坏作用。对于中毒较重者,应该尽早使用抗毒素,越早效果越好;对已患病的动物,则应同时应用抗生素以防止合并感染。
除了直接以毒素作为疫苗之外,也可先提取出其中具有免疫原性的成分,称之为类毒素,然后制成疫苗。这种疫苗在制作过程中除去了其中的毒性成分,故虽不能致死,却有很强的免疫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抗体,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目前应用于动物的抗毒素主要有破伤风类毒素、白喉类毒素及百日咳类毒素等。用于马的破伤风类毒素、白喉类毒素和百日咳类毒素等,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用于破伤风、白喉以及百日咳等疾病。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前应先进行皮内试验,确定是否对药物过敏后才能注射。使用时,应注意个体差异和剂量大小,如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进行对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