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肛瘘怎么引起的?
小儿肛瘘多由肛周脓肿破溃或切除后形成,少数为结核性肛瘘。脓肿破溃或切除后,如果瘘管的内口仍然存在,或者是瘘管没有完全的愈合那么就会继发细菌感染形成肛瘘。另外,还有一些炎性肠道疾病、局部的放射治疗或全身感染性疾病等也可引起肛瘘,比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小儿肛瘘发病后首先要预防局部的感染,要保持局部的卫生,可以进行局部的温水清洗,每天1-2次,如果伴有发热、分泌物增多等需要到医院就诊,可以在局部麻醉后进行瘘管的切开引流,并且配合局部和全身抗生素治疗。如果为结核性肛瘘,还需要结合抗结核治疗。小儿肛瘘不能自愈,必须要经过手术治疗,具体的手术时机要根据病变的严重程度以及瘘管的情况决定。如果是低位的肛瘘,可以进行瘘管切开或者切除治疗。如果是高位的肛瘘要进行挂线治疗,如果伴有括约肌的失衡,还要进行括约肌的修复。手术后要注意局部的卫生,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等的食物,便后进行局部的清洗,遵医嘱使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