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数据有什么作用?
对于人体本身来说,没有作用。 然而,当人体作为整体出现在一个系统之中时,人体数据的作用就体现了出来。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计算人体平均体重身高比值(BMI)来评估一个人是否肥胖。再复杂一点,可以通过计算一个人各个部位脂肪率,再来评估一个人的体形和肥胖程度。 再进一步,可以根据不同人的体型,建立不同的人体形状数据库,从而得到这个人的各种身体参数——这个人在计算机世界中具有了数字形式,而这个数字形式可以用来对这个人进行多种计算的集合。
再比如医疗领域中常用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简称BMI)=体重(kg)/ 身高(m)的平方来衡量人体胖瘦程度。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判断肥胖标准是: BMI大于25为超重;大于30为肥胖。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建议: BMI大于28为超重,大于30为肥胖。 小于18.5为消瘦或营养不良,小于19为偏瘦。 根据这些公式,我们可以把每个人按照体型分成五类: 正常、超重、肥胖、消瘦、营养不良。 同样根据这个数字模型,我们还可以定义一个人群体的身体情况。
例如一个大学或者公司里的人的体重状况: 这个班级里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有超重或者肥胖的状况啊!!!要不要组织一次健身活动?要不要通知食堂控制一下菜量???? 这个部门里超过70%的人是超重或者肥胖!!!!要不要制定一个奖励减肥计划?要不要组织一个游泳比赛??????? 在这些计算过程中,人体自身并没有什么变化,但是整个系统通过个体的数据输入得到了一个新的数值,在这个数值的基础上,整个系统可以采取一系列的行为干预措施。
这种利用数学方法对大量人群进行分组统计分析的方法叫做统计学。运用统计学的方法我们可以从大量的随机样本中归纳出具有普遍性规律的知识,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预测、控制、优化等问题。 于是,在人体数据这一小块儿样本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挖掘到更多关于人体的知识,并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人体数据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