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激素有什么作用?
在医学上,激素指的是一类具有调节生理功能、分泌量极少的活性物质。这类物质包括维生素、氨基酸、脂肪酸等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也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胰岛素和甲状腺素等控制代谢过程的物质,还包括类固醇(如胆固醇)和黄嘌呤类等对新陈代谢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人体内的这些物质,尽管它们所起的作用十分相似,都是调节细胞的生命过程,但是它们的化学性质却有显著的区别。机体对这些物质的反应性也是各不相同的。即使体内有了某些物质缺乏症或代谢紊乱现象,人们也可以从食物中摄取到足够的该类物质进行修复,或者通过药物的刺激而使体内产生这种物质进行补充。
对于患者来讲,通常医生们会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运用不同的途径给予补充,以达到治疗的目的。然而,采用这种方式补充体内所缺乏的激素是有条件的——只有在确定患者存在激素缺乏的情况下,才能使用此法进行治疗。如果患者使用了过量的激素,就会引起“激素中毒”,结果同样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那么,如何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激素缺乏的情况呢?通常,医务人员会先让患者接受相关的检查,然后再结合检查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需要检查的项目可能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化全项以及甲状腺和肾上腺的放射免疫检查等。
一旦确诊为某种激素缺乏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予以纠正。如果是由于某种疾病导致激素分泌不足,则需要同时治疗原发疾病。例如,对于垂体瘤造成的泌乳素缺乏,可采用手术切除肿瘤,并配合溴隐亭等药物刺激其恢复;而对于肾上腺皮质腺瘤引起的肾上腺素的缺乏,则可通过手术切除的方法加以解决。
总之,在使用激素治疗前,必须明确患者是否真正缺乏这种物质。如果仅仅是因为服用抗惊厥药而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或者因为使用避孕药而出现的水肿,就不能认为它是激素缺乏的表现,而应该停止服药或改用其他剂型药物继续治疗。否则,盲目补充激素,不仅不会带来健康益处,反而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