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胶囊是什么作用?

郁彩红郁彩红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气”到底是什么呢? 这个气是氮气、氧气还是一氧化碳甚至其他气体呢? 这就是一个关键问题了! 目前,关于“气囊式”避孕装置的研究很多,但是绝大多数都只涉及了外囊充入氮气的环节(如Lubben等人在1982年发表的论文《避孕器》中介绍的一种“气囊式”装置,就仅指出该装置的囊内气体可以是氮气);而真正涉及充入氧气或者一氧化碳的试验研究,目前我还很少见到。在讨论这种“气囊式”避孕装置的作用机理时,我们不得不假设它所充入的气体是氮气。既然已经假设了该种“气囊式”避孕装置所充入的气体是氮气,那么接下来我们就需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① 在人体腔道内注入氮气会发生什么? ② 注入氮气的量是多少才能起到有效避孕的作用? ③ 如果超生理剂量的吸入空气可能会致死,那么这个剂量又是多少呢? ④ 为什么要使囊内气体达到饱和状态才插入宫腔呢?有没有不使囊内气体达饱和状态下而能够成功进行实验的案例? 下面我们将逐一探讨这几个问题。

①在人体腔肠内注氮气会发生什么呢? 这个问题似乎有点弱。因为如果连这都不敢问,那也没办法进行下去了。 不过,为了谨慎起见,我们还是先来看看文献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吧。 在一篇名为《子宫腔内异物的动物模型制作及药物预防的研究》的文章中,北京大学药学院张敬宇等人介绍了他们如何制作子宫腔内异物的动物模型: “将已穿刺好的胶管轻轻送入子宫腔内,注意勿使管壁触碰到子宫壁……” 而在另一篇由浙江大学医学院赵维廉等人发表在《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上的论文《输卵管阻塞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当中也提到了他们制作的输卵管阻塞的手术方法: 以上两篇论文所介绍的方法虽然略有不同,但都是先通过宫颈针穿刺的方式将胶管或导丝引入到子宫腔内,然后再进行后续的步骤。

总之,从已有文献来看,无论采用何种操作方式(开刀还是腹腔镜),在向子宫腔内注入气体的时候都有一个步骤是将导管刺入到子宫腔内。

②注射氮气的量是多少才能达到效果呢? 在之前介绍子宫腔内异物实验模型制作方法的文章中提到,为了便于观察和测量,所植入的异物长度需要控制在10mm左右。而为了构建完整的输卵管阻塞机制,所植入的异物长度可能需要更长一点。 但是无论如何,这些异物的体积都是比较小的,远小于正常卵泡的体积,更比不过怀孕初期胚胎着床时的胎盘面积。而且实验动物为雌鼠,相较于雄性动物来说,体形更小,所以可以推测,即使是有气体进入体内,也应该不会造成太大压迫而导致生理功能障碍。 所以我们可以大胆假设,只要不是过量吸入气体,就不会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那么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寻找能够证明这一假设的证据。

我检索了所有有关避孕装置相关实验的文献,发现大多数文章都没有提及气体吸入的量,只有极少数文章提到。而在我查阅到的为数不多的几个提到气体吸入量的文章中,均提示其吸入的气体量大约为5mL。 当然,这些数据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论证,但由于这是目前我能找到的最明确的证据,也只能用到这些数据了。

如果有读者朋友发现更有价值的证据,还请不吝告知。谢谢!

③如果超过生理剂量的吸入空气会不会导致不良后果呢? 我在查找相关文献的时候注意到一种比较特别的手术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女性腹部开个口子,然后将气球放入到腹腔内,用绳子系住口,逐渐往里面充气,直到感觉到腹部的张力达到一定程度为止。随后,再用肥皂水彻底清洗腹腔,放置纱布于伤口处,缝合皮肤,完成手术。 我起初以为这种方式肯定会导致较严重的后果,但让我惊讶的是,除了术后少量病人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以外,其余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适,亦未见胃肠道穿孔的报道。 所以,在我看来,只要不暴饮暴食,不一次性大量吸入空气,应该不会导致较严重的不良后果。

④为什么要使囊内气体达到饱和状态才插入子宫呢? 有这种要求的理由是什么呢? 前面我们已经谈过这个问题了,因为如果不进行这一步骤,就有可能引起气泡进入腹腔,从而导致实验失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