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中药具有消炎作用?
中医古籍中虽无“炎症”的概念,但有关“炎”的诊断及治疗记载甚多。《黄帝内经》中即有关于“痈”“疽”“痱”“疡”“疖”“丹毒”等病名的记载,并记载了这些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对“火逆”(即现代医学的火气感染)所致的“衄血”、“咽喉疼痛”及“疮疡”等的诊疗也有详细的论述。
宋代《济生方·痈疽论治》中对痈疽的定义是:“盖痈疽者,阳极虚,热毒凝滞而成。初如粟米,渐若黄豆,终同桃核;发在皮肤,状如灸疮,黑黯干燥,或起脓头,其痛钻啮。”该书还详细记载了内消痈疽丸、四消痈疽汤等方剂。 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瘰疬”条云:“此疾由血虚风热,经络流注,结聚成块。”“乳岩”条亦载:“乃肝脾二经素有积热,乳汁郁积而成。”并对乳岩的外治方法有所发展,认为针刺法可“泻肝火,降心火,敷散瘀结之气”,外抹药膏可“消坚散结,活血通络”。可见,中医药学对于炎症的认识与防治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目前,中医药防治炎症的研究正在深入进行之中,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已经证明,不少中草药以及制剂具有抗炎症的作用。 例如,我国科研人员最早从艾叶中发现并证明了艾叶油(α-醋酸樟脑)具有很好的抗炎镇痛作用[1]。
姜黄素、丁香油、黄芩甙、连翘酯苷、金银花醇提液等也对炎症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我们课题组近期的研究表明,广藿香、苍术、紫苏叶、厚朴、荷叶等多种传统中药材及其提取物均具有抑制炎症因子生成的作用[2]。提示这些药物可能通过干扰与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的表达而起到抗炎、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为阐明传统中医药预防炎症发生的机制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