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一般几个月来月经?
大部分妈妈生产后的第一个月就大姨妈报到,但是有些妈妈会在哺乳期迟迟不来,还有些妈妈在断奶后不久就来大姨妈了。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影响产后月经复潮的因素主要有:卵巢功能、哺乳与否以及产后体重变化等三个方面。 1.卵巢功能 在女性生育期间,卵巢分泌两种激素——雌激素和黄体酮,这两种激素能促使子宫内膜增厚,为受精卵着床做好准备;又能使宫颈黏液变得稠厚,减少精子通过宫颈时遇到的阻力,有利于受精。
分娩后随着卵巢功能的恢复,卵巢也会开始分泌上述两种激素,刺激子宫内膜的生长和修复,当子宫内膜厚度达到一定标准,且又有了受精卵着床的条件,就会出现月经复潮。 不过因为产妇的排卵功能和妊娠前几乎是一样的,所以多数女性在哺乳期间会没有月经来潮(不排卵),但仍有少部分产妇在哺乳期发生排卵并发生月经来潮。
2.哺乳与否 从上面我们知道:哺乳会导致体内的泌乳素升高,该激素有抑制排卵的作用,因此,哺乳的妈妈们大多不会来月经。 据调查结果显示:哺乳妈妈中未排卵的有85%~90%,一直无月经来潮者占47%~63%;而非哺乳妈妈,有88%于产后半年内恢复排卵功能,其中约有一半的人于产后一个月内出现月经,但也有约20%的人在哺乳期间仍无月经复潮;而绝大部份的妈妈是在停止哺乳后才恢复月经;也有个别妈妈在停止哺乳后1年才来月经!哺乳对恢复子宫及卵巢功能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有的甚至在喂奶期间发生了闭经。 所以如果宝妈想推迟月经来到的时间,可以在哺乳期里采取一些避孕措施哦~ 3.产后体重恢复情况 产后体重能否恢复至孕前水平是影响月经到来与否的一大关键因素。 因为女性的身材之所以会发生改变,主要是因为怀孕期体内雌性激素的增加,引起身体脂肪组织重新分布的结果。 而产后如果体重下降迅速,乳房腺泡恢复到原有体积,相应的雌性激素分泌也随之减少,这样就能加快子宫内膜的脱落,于是月经也就来了。相反,若产后体重不能迅速降至孕前水平,则会影响月经的到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