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噪音适合几个月宝宝?
白噪声(white noise)又称作白波,是指振动频率等于人类听觉频段宽度的声音,这些声音听起来像是白色混响,因此被称作“白噪声”。由于人耳对高频信号比低频敏感很多,又因为声音的频谱是连续分布的,所以人耳感知的声音实际上是整个声音频段的混合。 这种看似无序、各部分强度和相位都不断变化的声音实际上包含了无数不同频率、强度和相位的正弦波。这些正弦波虽然相互叠加产生了无法分辨的混乱效果,但每个波都具有相同的速度。当声波通过鼓膜传送到听觉神经时,所有频率的声音波都在起作用,所以这些频率的声音波会对大脑产生同样的刺激。结果就是,人们感受到的声音是一种混合了所有频率的信号,而不是单独的频率分量。 为了便于研究,人们常常把复杂的真实世界简化成一系列简单的问题来进行讨论。在生理学方面,人们常把声音感受器细胞和听觉皮层中的神经元看成是一系列连接的“滤波器”——这一概念和放大电路中使用的“滤波器”类似。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工程领域,人们用信号处理的术语来描述“滤波器”的概念;而在心理学和脑科学领域,人们也使用信号处理的知识来研究和模拟听觉系统的功能。 根据上述定义,自然界的万物似乎都是白噪声的源头——微风拂过树叶时,水滴从荷叶上滚落时,大气中的雷电轰鸣时,甚至人类的大脑放电时,都会有白噪声的产生。
不过,人类是否以某种方式自然过滤掉了某些频率的成分而使声音具有了“方向性”呢?美国斯坦福大学的Paul N. Bloom 教授及其同事最近发表在《科学》期刊上的论文对此提出了质疑[1]。他们发现,尽管儿童和成人都能对语音、音乐和其他特定频率的声音做出反应并且进行模仿,但是他们并不能区分由同一来源发出的白噪声。这就表明,人类并不会将特定的频率归类为“方向性”的声音,也不会把其它频率归类为“背景噪声”。相反,人们感知到的声音其实是整个声音频带的混合。
当然,人类对于不同频率声音的灵敏度确实存在细微差别,例如对语言音调的识别。但这只能说明存在某种程度的“过滤”,而无法证明存在有意义的“方向性”。 这项研究的作者之一Nagatomo认为,人们通常都认为婴儿最初听到的语言是母系语言的音调,随后才逐渐发展成对文字的识别能力(母系语言包括汉语、日语和韩语等)。然而,他的数据却表明,婴儿可能并不是根据声音的方向性来识别语言的,而是直接发出反射声音的唇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