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降压药比较好没有副作用?
目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降压药可分为五大类,分别是: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钙离子拮抗剂以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这五种药物各有什么特点?临床上该如何选择使用呢? 01. ACEI或ARB:两种药的降压作用机制相同,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而起到降压效果。并且这两种药物不仅能降血压,还可以改善心肌重塑,保护靶器官。
临床研究发现,对高血容量的患者,尤其适合服用ACEI类药物;而对于低血容量患者,则更适合服用ARB类药物。不过,在服用ACEI或者ARB期间,应注意监测血清钾浓度及肾功能。
02. α受体阻断剂:主要是阻断突触后α1肾上腺素能受体,从而扩张血管平滑肌,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常用于治疗轻度高血压,尤其是伴有心悸、头痛和发热等症状的患者。但是服用该类药物时,可能会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心绞痛发作频率增加等不良反应。故这类药物不适合所有的高血压患者服用。
03. β受体阻断剂:可阻断细胞膜上β受体的信号转导,从而发挥抗心律失常、减缓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和减慢血液流动的速度,并由此达到降压的目的。对于患有轻至中度高血压且合并有心律失常的患者,可使用该类药物。但该药物的服用应严格遵循医嘱,切勿自行乱服。因为如果长期服用β受体阻断剂,有可能造成激素分泌减少、糖尿病风险上升等危害。
04. 钙通道阻滞剂:通过对钙通道的作用而抑制钙离子跨膜进入细胞,从而达到舒张动脉平滑肌、降低血压的效果。根据其作用于细胞膜的时间不同,该类用药又分为短效与长效两类,其中,长效的药物包括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和拉西地平;短效的药物包括硝苯地平、尼莫地平和新近开发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等。
除了上述四类常用降压药外,还有一类降压药非常特殊——利尿剂,主要包括噻嗪类和潴留类药物。由于此类药物可降低肾血浆流量,因此有肾损害的高血压病人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