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是不是心理作用?
题主所说的“心里作用”,其实就是指“主观性耳鸣”与“客观性耳鸣”的区别。 这两种耳鸣,都有可能有“听不见声音”的感觉。但两者间有本质的不同。 “主、客观性耳鸣”的区分重点在于:是否有外界声源的存在(即外在的声音刺激)。
在临床上,如果医生怀疑病人是“主观性耳鸣”,往往会让患者闭目平卧,然后外耳道内滴入甘油等液体,以此来观察病人的鼓膜活动是否正常。 如果有明显的鼓膜运动,且随体位改变而变化,则说明病人是“客观性耳鸣”,其响度及类型与外界声源有关; 如果没有明显鼓膜运动,或虽有鼓膜运动,但于体位无关,则说明病人是“主观性耳鸣”,其响度及类型无关外界声源。
不过,必须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的“主观性耳鸣”都是由于心理问题所引起的。例如: 急性神经功能障碍:如颞叶前部损害时的听觉过敏和幻听; 中耳局部病变:中耳炎、咽鼓管阻塞等,引起鼓室负压、听力减退,出现头内轰鸣声; 某些全身性疾病:内分泌紊乱、贫血、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均可能产生耳鸣; 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酗酒、熬夜等; 精神因素:情绪紧张、焦虑、抑郁等。这些因素都可能与耳鸣的发生有关。
对于由上述原因所致的“主观性耳鸣”,只要消除或控制这些诱因,耳鸣可逐渐缓解。 对于因心理问题产生的耳鸣,则需要通过心理治疗的方法来纠正不良的认知、改变不合理的信念、释放心理压力,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