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排除梅毒吗?
排除是不是有点简单粗暴? 一般我们诊断梅毒,首先依据的就是临床症状和体征,如果临床表现和体征支持梅毒的诊断,那么基本可以认为梅毒感染的可能性大;但假如临床并不支持梅毒的诊断,则梅毒感染的可能性就极小。 但临床上有很多情况,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并没有特异性,无法依靠临床作出判断,比如很多患者会出现皮肤斑疹或丘疹,但这些损害可能是其他疾病导致的,例如药物反应、带状疱疹等。此时就需要实验室检查来协助了。 最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G)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这些试验都是诊断梅毒的“金标准”,阳性结果可以确诊。
当然,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如血清学检验出现一次假阳性不必过于紧张,而如果是首次检验出现假阴性也不能就此排除梅毒感染的可能,需结合既往的病史加以考虑。 如果实验室检查发现确证性试验阳性,即确认了梅毒感染;但如果发现TPPA(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而TRUST(梅毒血清反应素试验)阴性,则视为既往感染,非现症感染。 这项检查需要抽血检查。
虽然从血液里能够找到梅毒螺旋体的证据,但是抽血时可能会使体内梅毒螺旋体释放出来,因此若正在发病期,有可能会造成抽血结果呈阳性。不过,这类阳性结果一般属于一过性,数周后多能自行消退。 除上述两种方法外,目前还有很多新的检验方法正应用于梅毒的检测,如基因芯片技术、纳米粒子捕获实验技术和荧光原位杂交等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实验室检查一旦提示阳性结果,则需要进一步核实。因为某些感染梅毒虫媒病毒后,体内也可出现类似抗梅毒螺旋体的抗体,从而使梅毒血清学检验出现阳性结果,此类情况称为“假阳性”。另外,若为早期感染者,血清学检查可能呈阴性,但在疾病恢复期可出现阳性结果。
尽管实验室检查在帮助诊断梅毒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它并不能区分是近期的还是既往的感染,也无法得知病原体的类型。为了解既往感染的情况,还应进一步询问相关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