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个月是阳月?
1. 什么是「阳月」,为什么农历三月、七月和九月被叫做“阳月”? 从字面上理解,“阳月”就是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循环往复的过程。 这个过程,在阴阳五行理论中是阴阳之气相互博弈、相互消长的过程——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2. 为什么农历三月、七月、九月被叫做“阳月”呢? 三月的阳气升发得最为旺盛。 “春三月,此谓发陈(生发新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欣欣向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在庭院中散步),披发缓行,以便志生。”(《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四月阳气继续生长。 “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吸收清露,用沐浴洗面。”五月气温更高, “万物茂盛,枝繁叶茂。”六月阳气达到顶峰。 “阳极气盛。”此时如果身体阳气不足或阴气有余,就会患“夏至火症”; 如果身体阳气太过或者阴气虚少,就会患“冬至寒症”。 春分之后,白天逐渐变长,夜晚逐渐缩短。
从七月份开始,白昼时间超过黑夜,阳气开始走向衰弱。 秋分后,一天之内白昼黑夜一样长。此时阴阳平衡,天气凉爽。立冬以后,白昼越来越短,黑夜逐渐加长,阴阳消长,昼夜温度开始降低。 到了冬至,阳气最虚弱,而阴气最强。所以冬至前后,是一年中阴气最旺的时期,也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时候。
3. “阳月”具体指哪几个月? 月相变化有“上弦月”“下弦月”和“望”(满月)等术语,这些并不是按照农历月份来划分的。 上弦月每月出现两次,第一次出现在农历初八左右,最后一次在农历二十二前后;
下弦月每月出现两次,第一次在农历廿二左右,最后一次在月初,即农历十七左右。 至于“望",它只出现在农历十五前后。“望”又称"月满"。 所以,严格来说,农历三月,七月和九月都不是“阳月”!
4. 为什么把“阳月”命名为“孟季”? 月相的“孟季”划分是按照农历月份来的,与二十四节气对应。 每个月有两个“孟”,两个“季”。 “孟”指的是“月份的前半月”,“季”则是“月份的下半月”。 每年阴历有十二个月,也就是有六个“孟季”。这六个月的循环往复,形成了周而复始的农历新年。 在二十四节气里有个特殊的节气“清明”,它不按照月份计算,而是以公历日期来计算。所以每次节气到来,都有“孟季”交替。 比如,在立春到惊蛰这段期间,农历正月是“季冬”,二月初为“仲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