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头几个月能定型?
我家宝宝刚出生后,由于胎记的原因,头上有一块骨头突出明显(后来知道是枕突),月子里因为担心睡不好老翻身,所以一直给她睡扁头,结果越睡越丑,变成后脑勺扁平,前面头发稀薄。 等2个月去复查的时候,医生就说头型太丑了,让我们回去枕头别垫太高了啊,赶紧纠正!于是我们开始调整睡眠姿势和枕头高度,同时每天在固定时间给宝宝做操,按摩,擦药,希望可以慢慢改善。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等到3个月再去复查的时候,医生说宝宝头型还是很不好,让赶紧买定型枕头!于是我到处搜罗各种定型枕头,听说贝亲的好,马上入手;听说荞麦枕头对矫正头型有效果,也买了。可是用了之后并不理想,因为宝宝已经养成了扁头的习惯,即使给她用塑形枕头,她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把脑袋磨平。真不知该怎么办好了………
眼看着宝宝4个月了,后脑勺越来越平坦,我真是心急如焚!于是开始每天帮她提拉后脑勺,每天50下,左右各50下,虽然效果还是不明显,但似乎总归有点用。 直到宝宝6个月,我发现了她的一个特点——在醒着的时候,特别是玩得很高兴的时候,头总是喜欢左摇右晃,而且特别爱顶东西!只要看到她顶东西,我就立马把她抱起来,同时引导她把头歪向一边,再轻轻地将她“扳”过来,每天都坚持这样做,大概持续了1个多小时,奇迹出现了!宝宝的头居然变过来了!从正面看,已经看不出明显的凹坑了,后脑勺也渐渐隆起,我激动得眼泪都快流下来了!
传统认为婴儿从出生起的前几个月内对将来的性格、认知能力、社会能力与情商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从80年代始,国外众多心理学家通过追踪研究发现,这种观点有点过于绝对了。
曾有一个经典研究追踪研究的样本达132名,横跨了41年。研究者在婴儿0.5-24个月龄时对依恋进行评定,3.5-48个月时做认知能力测验,4岁和8岁的时候评定社会能力和情商,最后一次评估是在31.5-37.5岁时做成人依恋类型的评定。通过这个庞大的研究,得出以下有趣的结果:
婴儿期的依恋在12个月前之后不再与以后的认知、社会、情商的发展相关,这种影响非常微弱,甚至不显著。只有在12-24个月,婴儿期的依恋与以后的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和情商的能力及性格相关。并且,仅仅在女性中存在影响。
也就是说,婴儿的性格发展在12个月内对将来性格发展的影响没那么大。这种影响的真正定型应该在1-2岁之间,而且对于女性而言。并且,这种定型仅仅对一些方面的人格特征有影响,如认知能力、社交能力和情商。
还有研究支持了以上的观点。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同样是对被试从幼儿期追踪到成年期的。研究同样证实了从3个月时的社会交往能力仅能预测12个月的,而从6个月的社会交往能力,能预测将来成年期间的社会交往能力。
总结以上研究的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0-2岁是儿童依恋发展的关键时期,0-12月是婴儿期依恋建立时期,12-24月是早期依恋定型的时期,从幼儿期直到成年,个体的社交能力是相当稳定的。
因此,从以上研究来看,婴儿的社交能力的定型应该在12-24月比较合适。但是,目前的这些研究基本都是国外的,文化、教育、社会环境的差异,其结果在我国是否适用,有待国内科学家进一步的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