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有胆结石怎么治疗?
小儿胆结石发病年龄以新生儿最多,但个别的可以到12岁。由于婴儿没有表达能力,患儿可有黄疸,但其他症状并不明显。父母及医务人员对儿童特别是新生儿黄疸的重视程度不够,加上有些患儿合并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前难以确诊,常常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期,导致治疗效果极不理想。
婴儿胆结石多发生于男性,多数是母乳喂养,在母乳喂养过程中母亲进食高脂肪饮食也可诱发发病。发病后,婴儿黄疸日益加重,有的合并轮状病毒肠炎,精神萎靡、食欲差。严重者可出现腹胀、呕吐及腹泻症状。患儿血清胆红素进行性上升,可高于342.1微摩尔/升,间接胆红素占50%以上。如果胆道被结石完全阻塞、时间过久,可造成胆囊内压力过高而继发胆囊炎。一般说来,由于婴儿机体新陈代谢十分活跃,细胞破坏和更新较快是导致发生溶血而使血清中胆红素含量较高,加之先天性胆道发育畸形、肠肝循环增加因素的影响,因此,发病后极易发展成为重症胆汁淤积症。目前认为,对婴幼儿胆汁淤积症,包括新生儿肝炎、胆汁淤积性肝炎、先天性胆道闭锁等,术前难以确诊者,可直接行胆总管探查,术中如果发现有胆结石且引出胆汁清亮可作胆囊造瘘术,无需切除胆囊。
婴儿有胆结石,如果胆囊没有发生炎症,可先进行保守治疗,可以注射保胆利胆药物,口服中药并低脂肪饮食,有些患儿的结石可以排出。但是如果胆结石引起了胆囊炎症、腹痛,或引起肝功能损害的,一般需要进行手术。由于婴儿生长发育较快,手术后再进食正常高脂肪饮食后极易形成新的结石,因此,手术后仍需低脂肪饮食并服用易消化的助消化药,以防止结石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