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月宝宝可以捏脊吗?
可以啊,不过不能太用力。 给宝宝捏脊其实是对宝宝好处多多的,不仅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有帮助,还可以增强宝宝的免疫能力,减少生病的次数和频率呢! 不少家长都曾经试过给宝宝捏脊吧,但是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其实,给6个月的宝宝捏脊是非常简单的,只要掌握技巧了,宝宝是很配合的。 具体该如何给6个月的宝宝捏脊呢?
1、首先,需要准备一块干净的毛巾或是一块儿纱布,用清水打湿后,给宝宝擦洗背部(记得避开痘痘哦); 2、然后家长用手心托住宝宝背部,轻轻搓揉,使其皮肤稍微发红发热; 3、接下来就到了最关键的一步啦——给脊柱按摩。具体做法是:用手指腹轻柔地自上而下推按脊柱两旁的肌肉,一直按摩到臀部下方的大椎穴(也就是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如果家长在按摩的过程中感觉有硬结或者条索状物,那就说明宝宝背部的经络可能有瘀堵情况存在,需多加注意。
4、最后,帮宝宝揉搓脖子(避免宝宝脖子受凉导致头痛、咳嗽等),顺带再摸摸耳后高骨(大椎穴往下第一个高骨)有没有红肿,如有则说明宝宝可能上火,需要在平时多加注意。
需要注意的是,在给6个月的宝宝捏脊的时候,力度要轻轻的,速度也要慢慢的,以免损伤宝宝的脊椎和神经。而且每次时间不宜过长,以5—10分钟为宜。在操作时一定要确保手部清洁,以免引起细菌感染。
捏脊疗法是一种由中医特色针灸点穴疗法演变而来自古流传民间的身体保健方式,相传由清朝乾隆皇帝所创立。捏脊疗法通过捏提患儿背部脊柱正中及两侧督脉和膀胱经上的穴位。从脊背的长强穴起到大椎穴止。反复重复回捏3-5次,达到疏通经络,调理阴阳,调和脏腑,增强抵抗力的功效。
人的脊柱背正是经络集中所在,集中着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通过捏脊疗法刺激背部经脉上的穴位,调整阴阳平衡,激发和强化机体的正气,从而起到预防及治愈多种疾病的目的。自古中医就有“背主阳”之说。捏脊疗法符合中医”以经络之通,带病势之去”这一中医传统的治病法则。中医认为阴经主里,内属脏腑,阳经主表,外络筋骨,表里经脉互相贯通。通过刺激背脊部的阳经,同样可以影响五脏六腑从而达到治疗效果。正所谓”背过脊,腹过脐,四肢靠两腋”讲的正是这种表里两通的道理。
婴幼儿尤以6个月以内的婴儿最为适合。因婴儿6个月内全身肌肉及背部肌肉都处于嫩弱不健壮状态,各种病毒和疾病都可能影响到脊柱背的正常发育,通过捏脊疗法能够有效的刺激背部经脉,加速脊柱周围血液循环,加速机体废物的排出,从而达到强健肌肉骨骼的目的。经过临床验证,掌握正确的捏脊疗法手法并对患儿实施治疗后,90%平时多汗,睡觉不踏实,偏食,厌食,体弱多病的患儿,都能有效的改善以上症状。且经过几个月的实施治疗后,患儿都能健康发育成长,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都得到有效的增强。
捏脊疗法从6个月之内的宝宝就应该开始实施,坚持每天一次且手法力度逐步加强后,宝宝就会逐渐接受和适应此疗法,并会喜欢甚至于每天期盼这种疗法。对大的宝宝从开始进行捏脊疗法时就需要从轻手法开始,逐步加强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