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说小孩子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理念也发生着重大的转变,儿童生长发育越来越得到重视。营养与生长发育是不可分割的,儿童由于处于生长发育旺盛的特殊时期,对营养素的需求量相对高于成人,因此儿童的营养状况,尤其是体重的变化应作为家长及医务人员判断健康与否的重要指征。然而近年来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及对营养、健康理解的偏差,甚至为了满足长辈的意愿,仍存在相当一部分人错误地将儿童消瘦等同于营养不良,将超重、肥胖视为健康、富有和体面的表现,认为“小儿不蓄发,老人不蓄须,孩子胖一点福气”,从而误导家长追求小儿体重的增加,这种观念不仅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存在,在大城市中也时有出现。实际上,儿童期过度的营养,尤其是高脂肪、高能量的营养将危害儿童生长发育甚至影响成年后的健康,应引起广大家长及儿科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儿童超重和肥胖是儿童期最易出现的营养问题之一,在国外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流行病。有报道,在经济文化发达国家和地区,小儿肥胖的发生率已达10%~15%,美国有的州已高达26.7%。资料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也在不断攀升,1985~1995年期间增长了1.1%~5.1%,10年间增长了1倍~3.7倍。目前大多数的医学教科书中仍采用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正常小儿20%以上者诊断为肥胖症,采用超过20%~29%为轻度,30%~49%为中度,50%以上为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