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贫血分几种类型?
1、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类贫血。婴儿从母体获得的铁质可满足生后3~4个月需要,以后需要从外界补充。若6个月后继续纯母乳喂养而未及时添加辅食,或存在膳食中铁摄入不足、摄入过多的茶、牛奶、摄入锌不足和患有胃肠道疾病,均可影响铁的吸收和利用引起缺铁性贫血。
2、溶血性贫血可由遗传性疾病和后天获得性疾病引起。遗传性疾病导致的溶血性贫血有地中海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贫血,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活动后气促、心悸、呼吸困难)。后天获得性疾病导致的溶血性贫血常见于感染性溶血(如上呼吸道感染、败血症、新生儿黄疸等)、免疫性溶血、化学药物性溶血、蚕豆性溶血等。
3、出血性贫血新生儿出血症、紫癜、血尿等可因破坏血细胞或失血过多导致贫血;严重烧伤、外伤等亦可能导致贫血。
4、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多数由单纯母乳喂养或长期素食、辅食添加不足、摄入不足的动物肝脏和瘦肉(叶酸、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和瘦肉中)等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