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几个月要多走动?
怀孕4个月以后,胎儿长大,子宫逐渐增大,压迫腹腔,使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妊娠反应; 5个月后,由于增大的子宫下降至盆腔,膀胱受压引起尿频症状,部分孕妇会因此出现心理压力及精神焦虑。建议此时孕妇多活动、多走路。通过运动的方式改变情绪状态,放松心理压力。 到了6个月之后,宝宝在宫内开始会踢脚,这个时期是缓解腰背痛的最佳时间。孕晚期(28周)后,每天定时数胎动,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从孕期24周开始,孕妇每周需要增加体重500克左右,以达到合理营养,保证母婴健康。 一般从孕中期开始,医生就会建议孕妇做适量运动,散步是最安全有效又适合大多数人的运动方式,可以在日常中多多加以运用。
散步不仅有助于孕期控制体重,还有助于自然分娩,因为散步可以调节情绪,帮助消除产前恐惧心理,此外还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孕期并发疾病的出现。
从孕36周开始,孕妈妈应每天多走动,可以适当散步,顺时针和逆时针绕大圈都可以,每天可以走3公里左右。每天多走动,可以刺激子宫收缩,从而诱发阵痛。
孕妇走动是有利于生产尽快进行的,但是这个时候的走动是有讲究的。在阵痛不强烈,疼痛间隙比较长的时候可以下床缓慢走动,而当阵痛强烈,间隔时间短的时候一定要卧床,以避免在下床活动的过程中突然分娩而发生意外。
另外,孕妇走动也有一定的注意事项:第一是要在医生指导,以及医护人员,陪护人员等有效监护下进行;第二是选择空气新鲜的环境,避免在人多或者阴暗的地方走动;第三是时间上,每次走动时间可以控制在20分钟,每日4-5次。
孕妇从37周就要做好临产的准备,除了多散散步以外,还要注意在家人的陪护下离医院比较近,准备好待产包,保证足够的体力和精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