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月宝宝如何教育?
谢邀 正好最近看了一些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知识,可以拿来分享一下。 在19世纪末期,欧美发达国家出现了“儿童研究”(child study)的潮流,人们开始认真地研究儿童发展的问题。20世纪初,这种研究风气逐渐地吹进了中国。不过那时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贫苦儿童的身心发展问题,如如何培养劳动人民的后代等[1]。后来,随着心理学在国内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开始对普通儿童进行研究,并提出了许多关于儿童发展的理论。但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这些理论大多都强调教育的功能、提倡外部的干预;而较少关注儿童的自然成长过程和自身特点,以及他们所处的不同家庭的人文环境和经济状况等等。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应试教育”弊端认识的加深,及对儿童早期认知发育了解的深入,人们开始反思过去那种单一地从外部给儿童施加影响的“干预式”教育理念。美国著名的儿科专家伯奈斯(Banes)就曾经尖锐地指出,以往我们对儿童的忽视和不当养育方式是造成当今全世界儿童健康问题的主要根源之一![2] 目前国内的学前教育阶段,虽然普遍都开始重视“素质教育”和“个性发展”,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仍然倾向于把儿童当作一种需要被教育的对象——我们更重视的是如何去“教”儿童,而不是真正地理解并顺应儿童的成长规律。
于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副场景:在各类幼儿培训班中,一个个稚气未脱的小不点正抱着一本奇奇怪怪的教科书,学着念念有词…… 诚然,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环境能为孩子的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适度的家长和教师干预也能及时帮助孩子修正错误、健康成长。但是,如果这些介入的方式违反了儿童成长的自然规律,那么这种“拔高”的教育很可能事与愿违——它不仅不能真正提高孩子的能力,而且还会扼杀儿童的想象力、破坏儿童的游戏兴趣,甚至是伤害儿童的自尊心!
我认为对于20个月的宝宝来说,父母首先要做的应该是观察而非干预。因为20个月的宝宝已经会走路,并且进入了一个喜欢模仿的大运动和发展语言的敏感期。这时候的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对外界的刺激有着非常敏感的反馈。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会用语言来描述他们的想法了——即使你说不出他的每一个字。这个时候的父母应该多多给予孩子表达的机会,鼓励他们多说话,并用合适的语言引导他们去表达。例如,当宝宝拉着你的手指着墙上的画时,你可以问他(她)的名字——“这是不是宝宝的画呀?”——然后引导他(她)学着用自己的话来告诉你画的名称是什么。
其次,要注意孩子的个别差异性。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除了性别和年龄之外,没有两个孩子是在完全相同的环境中生长起来的。无论是生理特征还是心理发育,没有两个孩子是完全一样的。家长应该注意发现孩子的长处,并加以恰当的鼓励和引导。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的不足之处,不要过分担心,更不能因此苛求孩子。毕竟,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个孩子都有自我完善的能力。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对孩子而言,最重要的并不是灌输给他/她多少的知识和道理,而是父母对他的爱和信任,以及对他在特定年龄段所能接受内容的理解和尊重。
以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