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上吐下泄怎么办?
婴儿吐奶是常事 重点看便便性状
很多家长遇到过宝宝吃着吃着奶突然“哇”地吐出来一大口奶,甚至前一秒钟宝宝还好好的,下一秒就开始大口大口的吐,奶水还会喷射出来,甚至从鼻子里也喷出奶来,此时很多家长会想到:宝宝拉稀了。其实这个情况可能是由于宝宝过于快速的吸吮导致吞入大量气体,刺激胃部导致的剧烈吐奶,也称为反流,这种现象在早产儿中尤为常见。因此当遇到宝宝吐奶的时候,首先应该观察宝宝的便便情况。
便便稀或次数增加不一定是腹泻
有些家长会说,宝宝吃完就拉,大便还很稀,不是腹泻是什么?其实当宝宝纯母乳喂养时,尤其是出院后纯母乳喂养的宝宝,由于母乳的消化吸收率非常高,部分宝宝在吃奶后就排便,大便多为糊状或条状,偏酸,这是正常的情况,如果宝宝的排便次数不多,没有其他不适情况,也是正常的。只有当出现排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变稀(或带有血丝、粘液、脓液、绿色),才能考虑腹泻的可能(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的宝宝更应该注意)。
脱水才是腹泻真正的危险
孩子腹泻,特别是频繁的拉水样大便,每天超过十次排便时,要注意防止脱水。对于6个月内的宝宝,如果腹泻,大便像蛋花汤样或更稀,每天排便4次以上,应该尽快去医院就诊,进行早期输液治疗防止脱水。如果家长认为孩子精神还好,可以先在家服些口服补液盐,观察大便情况及精神、尿量情况。
脱水的表现为孩子体重短时间内明显下降,多饮但小便次数减少,颜色黄,有黄色泪水而没有眼泪,精神萎靡、少动、哭声无力等。如果有这些情况出现,应该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