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几个月长牙是正常的?
大部分的宝宝在6个月左右开始长第一颗牙齿,12个月左右长出4颗乳牙,15个月左右露出全部乳牙(20颗)。 每个宝宝的个体差异不同,出牙的时间、顺序可能会有所差别;出牙的早、晚和个体差异、营养状况等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说,只要宝宝没有缺钙,发育情况良好,爸妈不需要太担心。 不过,如果宝宝1岁半了还没有出牙(排除患佝偻病的可能),或者只冒出几个小白点,牙冠始终没有暴露出来,那么很可能存在钙摄入不足的情况。这种情况下,需要给宝宝加强营养,适当补钙和维生素D,多带宝宝去户外活动,多晒太阳,这样不仅有利于骨骼健康,对预防佝偻病也有很大帮助哦!
另外,虽然通常来说宝宝的第一颗牙是上下牙槽中最长的两颗门牙,但也不尽然。有一部分的宝宝是先长侧切牙,再长门牙,也有的宝宝是先长尖牙,然后长四颗上门牙,还有的宝宝先长下门牙,随后才长出两侧的大门牙……所以,当宝宝出牙时,爸爸妈妈不用担心牙齿排列得对不对、美不美,这些都是生理性表现,会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而渐渐改善的哦! 当然啦,有些宝宝可能出牙会稍微慢一点,但是只要宝宝身体健康,爸妈也不需要太担心。
对于宝宝的出牙问题,许多父母都颇为关心:“别的孩子已经长牙了,我的孩子还没长牙,是不是身体缺钙呀?”“孩子8个月了,已经长两颗牙了,是不是长得太快了呀?”下面就来说说关于牙齿生长的问题。
从宝宝4个月左右开始,在饮食、睡眠及活动等方面会出现一些变化,这时父母就要注意宝宝出牙了,一般在6个月左右,宝宝最常见的是下颌两颗中间的乳牙开始萌出,随着月龄的增长,牙齿逐渐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无到有。按照“下颌早于上颌,由前到后”的顺序生长,到宝宝2岁半左右共有20颗乳牙。但有的孩子生后4~5个月就开始长牙,也有1~1.5岁才萌出者,都属于正常范围。
其实,宝宝出牙时间的早晚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如父母出牙晚,孩子出牙也会相应晚一些;另外与种族、地区、气候、饮食习惯及钙的摄入量有关。因此,只要是在上述的萌出时间范围内,无需用钙质缺乏或其他疾病来解释。出牙早和出牙晚的婴儿在健康方面没有区别。但出牙晚的孩子父母要注意让宝宝多进餐、多咀嚼,以刺激牙齿萌出,另外,也可适当多吃些生苹果片、梨片等坚硬食物。